實驗室引起火災的原因
1.易燃易爆危險品引起火災
在化學實驗中,各種化學危險物品使用極為普遍,種類繁多。這些物品性質活潑,穩(wěn)定性差,有的易燃,有的易爆,有的自燃,有的性質抵觸,相互接觸即能發(fā)生著火或爆炸,在儲存和使用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火災事故。
2.明火加熱設備引起火災
實驗室里常使用煤氣燈、酒精燈或酒精噴燈、電烘箱、電爐、電烙鐵等加熱設備和器具,增大了實驗室的火災危險性。煤氣燈加熱過程中,若煤氣漏氣,易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酒精則易揮發(fā)、易燃,其蒸氣在空氣中能爆炸。電烘箱若運行時間長,易出現(xiàn)控制系統(tǒng)故障,發(fā)熱量增多,溫度升高,造成被烘烤物質或烘箱附近可燃物自燃。例如,某學院因用電烘箱時停電,沒有切斷電源,來電后烘箱連續(xù)通電達數小時無人管理,加之控溫設備失靈,烘燃了烘箱附近的可燃物質造成一場面大火災小故。加熱電爐的火災原因在于:被加熱物料外溢的可燃蒸氣接觸熱電阻絲;或容器破裂后可燃物落在電阻絲上:或絕緣破壞、受潮后線路短路或接點接觸不良,產生電火化,引起可燃物著火。其中高溫電爐的熱源極易引燃周圍的可燃物。
3.違反操作規(guī)程引起火災
化學實驗室經常進行的蒸餾、回流,萃取、重結晶、化學反應等典型操作,都以危險性大為重要特點。若操作者沒有經驗,工作前沒準備,操作不熟練或違反操作規(guī)則,不聽勸阻或未經批準擅自操作等,均易誘發(fā)火災爆炸事故。據100起實驗室火災事故的調查結果表明:電氣設備引起火災占21%;易燃溶劑使用不當占 20%;各種爆炸事件引起火災占13%;易燃氣體或自燃所致的各占7%與
6% 。其中71%的事故是由實驗室工作人員工作不慎、操作失誤所致;56%的起火發(fā)生在下午 6 時至清晨
6 時;89% 的事故是由于沒有必要的滅火器具,無法及時撲滅火源,從而釀成重大災情的。
4.電氣火花
短路、過載、接觸不良是產生電氣火化的主要原因。
①電氣設備、電氣線路必須保證絕緣良好,特別是防止生產場所高溫管道燙傷電纜絕緣外層,防止發(fā)生短路;電纜線應穿管保護防止破損;生產現(xiàn)場電器檢修時應斷開電源,防止發(fā)生短路。
②合理配置負載,禁止亂接、亂拉電源線。保持機械設備潤滑、消除運轉故障,防止電機過載現(xiàn)象發(fā)生。
③經常檢查導線連接、開關、觸點,發(fā)現(xiàn)松動、發(fā)熱應及時緊固或修理。
④使用易燃溶劑的場所應按照危險特性使用防爆電器(含儀表),防爆電器應符合規(guī)定級別,防爆電器安裝應符合要求。有時防爆電器密封件松動、絕緣層腐蝕或破損等,仍存在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電氣火花,這常常是有機溶劑,可燃氣體火災、爆炸事故的明火原因。
5.靜電火花
當電阻率較高的有機溶劑在流動中與器壁發(fā)生摩擦或溶劑的各流動層之間相互摩擦,由于存在電子得失產生靜電積聚,當積聚的電量形成一定的高壓時就放電產生火花。有機溶劑輸送流動中流速過快可能產生靜電積聚和高壓放電;反應設備內部有機溶劑及物料攪拌轉速過快過激烈易產生靜電積聚和高壓放電;有機溶劑與有機絕緣材質的管道、容器、設備之間特別容易發(fā)生靜電積聚和高壓放電;有機溶劑進料時從上口進入容器設備沖擊容器底部或液面時很容易發(fā)生靜電積聚和高壓放電;含有機溶劑的物料采用化纖材料過濾時施壓過大易發(fā)生靜電積聚和高壓放電;皮帶傳動設備的皮帶上容易發(fā)生靜電積聚和高壓放電;離心機剎車制動過猛可能發(fā)生靜電積聚和高壓放電;作業(yè)人員穿化纖、羊毛、絲綢類服裝容易發(fā)生靜電積聚和高壓放電。
咨詢熱線
15862393519